我国西南地区疫情出现新动态,云南省与重庆市相继发布疫情防控紧急通知,两地联防联控机制全面升级,8月22日,云南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关于强化当前疫情防控措施的紧急通知》,同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同步更新主城区涉疫排查区域清单,双城协同应对疫情风险的态势引发广泛关注。
云南边境疫情告急,应急响应机制全面启动
云南省紧急通知指出,由于境外输入压力持续增大,德宏州、红河州等边境地区出现本土关联病例,通知要求严格落实口岸城市核酸检测“每日一检”制度,暂停非必要的跨境货运班车通行,并对19个陆地边境口岸实施“人货分离、分段运输”闭环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通知特别强调要防范奥密克戎BA.5变异株,要求边境县市储备不少于30天用量的医疗物资。
据云南省疾控中心披露,目前瑞丽市已启动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畹町口岸实行“区域静态管理”试点,创新采用无人机配送生活物资,西双版纳州启用新建的500床方舱医院,全省应急指挥体系实行24小时双值班制度。
重庆精准防控升级,重点区域核酸筛查扩面
重庆方面最新防控措施显示,江北国际机场实行“落地检+三天两检”新规,所有来渝返渝人员需通过“渝康码”进行行程申报,沙坪坝区、渝北区等重点区域已开展阶梯式核酸筛查,截至8月23日12时,已完成采样检测412.6万人次。
值得关注的是,重庆创新建立“疫情地图”可视化系统,对重点场所实施红黄蓝三色预警,轨道交通全线网启用智能测温系统,每小时客流量超过1万人次的站点设置应急隔离帐篷,市商务委同步发布保供方案,确定108家大型商超作为应急保供企业。
双城联防凸显区域协作新范式
云南与重庆建立的疫情信息实时共享机制尤为引人注目,两省市疾控中心开通专线电话,实现阳性病例轨迹信息2小时内互通,针对经云南入渝的货运司机,双方联合开发“滇渝通”电子通行证系统,已累计核发跨境运输通行码2.3万个。
流行病学专家指出,这种跨省协同防控模式具有示范意义:一方面利用云南的边境防控经验,另一方面发挥重庆的大数据技术优势,两地在应急物资调配方面建立互补机制,云南的边境检疫物资与重庆的医疗设备产能形成战略互补。
民生保障措施同步出台
两地均出台相应民生保障政策:云南省为受影响商户提供3个月宽带费用减免,重庆市延长住房公积金提取期限,教育部门制定线上教学预案,云南省边境县市中小学已储备1200套移动教学设备。
针对即将到来的开学季,两地联合要求高校实施“错区域、错层次、错时”报到方案,重庆大学城与云南昆明高校聚集区建立学生健康信息互认机制,减少重复隔离造成的入学困难。
专家解读防控新特点
国家卫健委赴云南工作组专家表示,此次防控措施凸显三大创新:一是首次应用5G电子围栏技术监控隔离人员;二是建立跨境疫情防控区块链信息平台;三是试行“核酸+抗原”双检筛查模式,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早期发现能力,将病毒传播周期缩短了1.8天。
截至发稿时,云南相关地区已排查密接者1362人,重庆追踪次密接者894人,两地疫情总体可控,专家建议民众继续配合扫码测温措施,及时完成加强针接种,共同筑牢西南地区疫情防控屏障。
(本文综合云南省卫健委、重庆市疾控中心最新公告及专家访谈信息,数据截至2023年8月23日16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