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浙江省疫情防控办发布《关于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这份长达3000余字的文件在距离浙江1300公里外的山西太原引发意想不到的关注,太原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邱英在深夜工作群里转发文件时写道:"浙江的新规为我们明年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通知首次明确提出"跨省联防联控数据共享机制"建设时间表,要求2023年6月底前,与国内重点城市建立疫情数据实时交换系统,其中特别提及与华北地区交通枢纽城市的试点合作——而太原作为石太客专、大西高铁等重要铁路干线交汇点,正处于这样的枢纽位置。
(浙江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源:浙江在线)
通知包含三大创新举措:其一,建立"核酸结果跨省互认2小时响应机制",对来自联防联控省份的旅客,不再重复检测;其二,推行"重点物资运输车辆白名单系统",依托全国高速公路信息网实现自动核验;其三,创新提出"企业跨省闭环生产标准",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跨省园区内实施统一防疫管理。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防疫指挥部很快做出反应,16日上午,机场防控办负责人王建军在应急会议上表示:"我们正在研究制定与杭州萧山机场的快速通道方案,两地对核酸检测结果的互认将大大简化旅客流程。"数据显示,杭州-太原航线每日有8个航班,年均客流量超50万人次。
(太原南站防疫检测点 图源:山西日报)
更深刻的影响体现在产业层面,浙商在太原投资超过2000家企业,年产值逾百亿,太原浙江商会会长赵勇注意到通知中第12条关于"保障跨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的细则:"这意味着浙晋两地的零部件供应、产品运输将形成联防联保机制,大大减轻企业运营压力。"
医学专家则更关注技术细节,山西省人民医院院感科主任张彩云指出:"浙江方案将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与发热门诊进行空间整合,这种'采诊一体'模式能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值得我们学习。"据悉,太原市已在万柏林区试点类似改造。
不过也有不同声音,山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振华提醒:"跨省联防需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浙江作为沿海省份,其境外输入防控经验与太原这样的内陆枢纽各有侧重,在数据共享的同时更要注重分类施策。"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要求各地市制定实施细则时,需"充分考虑与周边省份的协调性",这被观察人士解读为疫情防控从"属地管理"向"区域协同"转变的重要信号,长三角与京津冀之间的中部省份,正在成为区域联防的关键连接点。
随着春运临近,这份通知的落地效果将迎来实际检验,太原铁路局已计划在12月20日前,完成与上海铁路局的系统对接测试,届时,从杭州东站出发前往太原南站的G1866次列车,将成为首批体验跨省防疫互认的列车之一。
从钱塘江畔到汾河之滨,这场相隔千里的防疫联动,正在重新定义后疫情时代的"省界"概念,正如浙江省疫情防控办在通知开篇所言:"疫情防控没有孤岛,唯有携手方能共赢。"这条横跨华东华北的防疫新通道,或许将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新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