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洒在金马碧鸡坊的青石板上,戴口罩的游客正扫码预约入园,这是2023年深秋的昆明,一座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从容生活的春城,10月26日,云南省卫健委最新通报显示,全省连续17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昆明市所有中风险区已全部解除管控。
疫情动态全景图 截至10月26日0时,云南省现存确诊病例12例(均为境外输入),昆明市最后1例无症状感染者于10月24日解除医学观察,目前全省保持全域低风险状态,但边境口岸城市仍实施分级分类管控,值得关注的是,昆明长水机场国际入境航班已恢复至每周8班,所有入境人员严格执行"7+3"健康监测。
防控体系的"智慧升级" 昆明创新构建的"数字防线"正在发挥作用,在官渡区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10万余个监控点的数据。"我们通过AI算法自动识别聚集性活动,系统预警响应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15分钟。"值班工程师向记者展示的智慧防控系统,已覆盖全市90%以上社区。
三"边境铜墙"的守护者 虽然昆明距边境线数百公里,但防控网络却与边境紧密相连,在瑞丽口岸,来自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疗队已坚守超过200天。"我们构建了三级缓冲防控体系,所有入境物品都要经过6道消杀程序。"医疗队队长李教授在电话采访中表示,他们的核酸检测实验室24小时运转,最高日检测量达3.6万份。
民生保障的"昆明温度" 在五华区虹山中路社区,红色帐篷下的便民核酸检测点前排着有序的队伍。"免费检测点保持每万人4个的配置密度,确保市民15分钟生活圈内就能检测。"社区主任王女士介绍,他们还为独居老人建立了特殊关怀档案,提供上门检测和物资配送服务。
经济复苏的加速度 据昆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7%,较第二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斗南花卉市场重现往日繁忙,日均交易量恢复至疫情前的85%以上。"我们的云花直播带货销量同比翻了两番。"花商杨先生边打包玫瑰边说道。
常态化防控的市民生活 在南屏步行街,扫码入场已成为市民进入商场的习惯动作,大数据显示,昆明市民平均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公共场所扫码率达98.2%。"防疫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带着孩子逛公园的张女士说,"但生活还在继续,只是多了份小心。"
云岭大地上,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寻找最佳平衡点,昆明用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守护着春城的四季如春,那些口罩后的笑脸,正见证着这座城市的韧性与活力,正如云南省疾控专家所言:"我们既要筑牢防疫屏障,也要留住人间烟火气,这才是疫情防控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