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疫情防控发布会的直播画面在屏幕上闪烁,官方标题冠冕堂皇地宣告着“信息公开”与“透明沟通”,然而成千上万条弹幕却如愤怒的潮水般奔涌——“物资匮乏!”“求助信息被删!”“真相在哪里?”这些被精心编排的官方辞令与民众绝望呐喊之间的诡异割裂,构成了一幅权力与庶民在数字时代对话的荒诞图景,直播技术本应缔造前所未有的官民互信场景,却在权力的操弄下沦为单向度的政治戏剧,一场没有对话的独白,一座用高科技包装的沟通坟墓。
直播镜头冷酷地捕捉着发布会现场的每个细节——官员们机械地复述着精心打磨的数据,发言人躲避眼神接触的微妙瞬间,那些经过层层审核、去人性化的政策宣示,这种被严密控制的“透明”比传统隐瞒更具侵蚀性,它制造了一种认知裂缝:官方以为正在展现开放姿态,民众却只能从中读取到更深的傲慢与疏离,当技术被异化为表演道具,直播不再是沟通桥梁,而成为一面单向透视镜——权力可以窥见民众反应,民众却永远触摸不到真实的决策核心。
在郑州发布会的数字剧场中,每个参与者都被赋予了特定角色,官员扮演着尽在掌握的决策者,记者沦为背诵剧本的配角,而真正的观众——那些处于封控中的市民,却被降格为“数字幽灵”,他们的真实困境被转化为冰冷统计曲线上的一个点,这种角色分配暴露了权力的终极欲望:不仅控制人的身体,更要殖民对话本身,直播弹幕中不断被删除的求助信息,宛如福柯圆形监狱的现代版本,每个被抹去的字符都是权力对个体声音的系统性消音。
更有意味的是,直播技术创造的“实时性幻觉”,当官员宣称“物资配送畅通”时,无数家庭正为下一顿饭发愁;当发言人保证“就医渠道畅通”时,紧急病患正在电话另一端绝望等待,这种官方叙事与实地经验之间的时间差悖论,使直播发布会成为一个超现实的空间——这里的时间流速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权力的语言自行构建了一套脱离物理现实的符号体系,居民们同时生活在两个平行时空:一个是发布会上的完美防疫叙事,另一个是缺粮少药的日常挣扎。
在无数次的直播表演中,一种新型政治沟通病理正在形成:仪式重于实质,形式超越内容,官员们精通于如何避开问题要害,如何用专业术语构建语言迷宮,如何通过镜头角度和语调控制来传递虚假的安抚,这些发布会不再寻求解决问题,而是成为权力自我 legitimize 的周期性仪式,一场精心编排的危机公关芭蕾,每次直播都是一次权力磁场的强化演练,通过重复性的表演,试图让民众接受这种不对等对话为“新常态”。
要打破这种数字时代的沟通异化,需要的不是更多技术投入,而是一场权力伦理的根本重构,真正的对话始于承认他者存在的道德勇气,始于愿意被质疑的制度谦卑,始于权力对自身局限性的清醒认知,直播技术应当回归其本质——作为官民共商的广场,而非权力独白的祭坛,这意味着发布会必须容纳真实对话的混乱与不可预测性,接纳愤怒与质疑的正当表达,允许那些不符合官方叙事的经验获得同等表达权。
郑州疫情防控发布会的直播镜头,如同一面照妖镜,映照出技术时代权力运作的深层病理,当民众的声音只能以弹幕形式短暂闪现而后被迅速抹去,当紧急的社会需求被转化为官僚体系的语言游戏,直播这个本可促进民主深化的工具,反而成为测量权力与生活世界距离的最新标尺,要重建信任,需要的不是更清晰的直播画质,而是敢于让权力在镜头前显露它的脆弱、困惑与不确定性,在真正的对话中找回公共治理的伦理性基础,否则,每一次光鲜亮丽的直播,都不过是给沉默的暴力披上一件新的 technological 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