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的背景下,浙江省近日发布了一系列新的疫情应对政策,引发广泛关注,贵阳市也更新了其防控措施,两地政策调整既存在共性又各具特色,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浙江省作为经济大省和人口流动频繁地区,其政策调整备受瞩目,根据最新发布的《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方案(第十版)》,浙江将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浙江取消了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除养老院、福利院、托幼机构等特殊场所外,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民众的日常负担,也让企业生产经营更加便利。
浙江优化了隔离方式,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这意味着大多数感染者不再需要强制集中隔离,医疗资源能够更集中地用于重症患者的救治。
第三,浙江不再对跨区域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这一措施将极大促进人员流动和经济活动复苏,为浙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贵阳市也发布了最新疫情防控政策,贵阳作为西南地区重要城市,其政策调整既考虑了国家整体部署,又结合了本地实际情况。
贵阳市最新政策包括:取消公共场所健康码查验,仅保留医疗机构等特殊场所的查验要求;优化调整隔离管理方式,对符合条件的确诊病例实行居家隔离;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药店正常运营,不再实名登记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贵阳还特别强调了重点人群保护工作,对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建立台账,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确保重症风险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
两地政策调整的共同特点是更加科学精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种调整是基于奥密克戎毒株致病力明显减弱,以及全民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的现实情况。
政策放宽不代表放任不管,浙江省和贵阳市都强调,要加强医疗资源准备,增加重症床位数量,确保医疗服务不挤兑;要推动老年人疫苗接种,筑牢免疫屏障;要加强健康知识普及,引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专家表示,浙江和贵阳的政策调整代表了未来疫情防控的方向,其他地区很可能会陆续跟进,公众仍需保持警惕,虽然奥密克戎致病性减弱,但传播力仍然很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仍然面临风险。
随着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将大幅增加,浙江和贵阳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感染高峰,两地卫生部门建议民众合理安排出行计划,减少聚集性活动,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浙江和贵阳的政策调整体现了实事求是、科学精准的防控理念,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两地还将根据疫情发展和实际效果,持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