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川渝地区作为西南人口与经济核心区,防疫动态备受关注,重庆市与四川省因地缘相邻、人员流动频繁,在疫情防控中始终强化区域协作,本文结合两地最新公告与政策,梳理疫情现状、防控措施及民生保障,为公众提供实用信息参考。
重庆市疫情公告:精准防控与风险区调整
据重庆市卫健委最新通报,截至10月25日,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均为隔离管控人员发现),无症状感染者8例,涉及区域包括渝北区、沙坪坝区,重庆本轮疫情总体可控,但存在社区隐匿传播风险,部分区域已实施临时管控。
重点措施:
- 风险区动态调整:九龙坡区杨家坪街道新增1个中风险区,要求居民“足不出区、错峰取物”;两江新区康美街道解除低风险区管控。
- 核酸检测优化:重点区域开展“三天三检”,部分区县延长便民核酸点服务时间至22时。
- 流调溯源强化:针对某餐饮店聚集性传播链,已追踪密接者超500人,相关场所完成终末消毒。
重庆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需关注“重庆发布”官方平台,避免误传未经证实的封控信息。
四川省最新消息:毗邻协同与应急响应
四川省10月25日报告新增本土感染者12例,其中成都5例(均为外省返川人员),南充4例(关联农贸市场传播链),为应对重庆疫情外溢风险,四川紧急升级毗邻7个区县的防控等级:
- 交通联防联控:G85银昆高速川渝交界处增设核酸查验点,对重庆来(返)川车辆实行“落地检”。
- 重点行业管理:成都暂停跨省团队旅游,广安市要求KTV、网吧等密闭场所限流50%。
- 物资保供预案:达州、泸州等地启动生活必需品库存日报制,确保粮油储备满足30天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派出40人医疗队支援重庆方舱医院建设,体现川渝“一盘棋”协作机制。
双城联动下的民生关切
-
跨城通勤难题
- 重庆璧山区与四川安岳县推出“白名单”制度,为每日往返的上班族开辟绿色通道,需持48小时核酸及单位证明。
- 成渝高铁部分车次暂停售票,建议旅客通过“12306”APP查询实时调整。
-
就医与就学保障
- 重庆儿童医院开通互联网诊疗,覆盖四川患儿在线复诊;
- 两地高校实施“一校一策”,西南政法大学暂缓线下教学,电子科技大学启动宿舍健康监测。
-
谣言澄清
- 网传“重庆静默管理”系不实信息,官方辟谣后已对造谣者立案;
- 四川“蔬菜涨价”传闻引发囤货,商务部门回应称供应充足,呼吁理性采购。
专家解读与公众建议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指出,川渝地区冬季疫情防控需警惕“双毒株叠加”(奥密克戎BA.5与BF.7并存),建议:
- 老年人尽快完成加强针接种;
- 企业推行“AB岗轮班”,降低办公场所聚集风险;
- 公众出行优先使用“渝康码”“天府健康通”一键切换功能。
重庆与四川的疫情联防联控,既是区域协作的范本,也是对基层治理能力的考验,在动态清零政策下,两地通过数据共享、资源互助,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民生的影响,公众需保持科学防护意识,同时拒绝恐慌,以理性态度配合防疫政策,共同筑牢西南地区健康屏障。
(全文共计约850字)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10月25日,后续进展请以官方通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