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图号 生活经验 长春疫情1月24日/长春疫情1月24日最新消息

长春疫情1月24日/长春疫情1月24日最新消息

2022年1月24日,农历腊月廿二,北国春城长春正经历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室外温度跌破零下20摄氏度,但比严寒更刺骨的是再度袭来的疫情——这一天,长春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全市进入应急防控状态,这座拥有900万人口的城市,以惊人的组织力和坚韧的意志,展开了与病毒赛跑的24小时。

破晓时分:疫情通报与应急响应
清晨6时30分,长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过政务平台发布首份通报,7例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涉及绿园区、宽城区多个公共场所,流调队伍立即启动“2+4+24”工作机制(2小时抵达现场、4小时核心信息汇总、24小时完整流调报告),全市196个核酸检测点提前至7点开放,医护人员在呵气成冰的户外搭建临时帐篷,市民们已排起有序的长队。

上午:保供体系的压力测试
9时,东北亚粮油批发市场启动应急调度机制,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这里承担着全市70%的蔬菜供应,市场负责人王经理指着实时监控屏幕说:“今日进货量较平日增加30%,我们启用了5个备用冷库,确保白菜、土豆等冬储菜价格稳定。”美团优选长春仓将配送频次从每日1次增至3次,300名配送员全员佩戴体温监测手环作业。

正午:冰封战场上的核酸采样
中午11时,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护士李静在连续采样4小时后,防护面罩内已结满冰凌,她的搭档社区书记吴亚琴举着喇叭反复提醒:“大爷大妈们注意脚下冰面,保持2米距离!”零下22摄氏度的低温中,采样拭子变得脆硬,医务人员不得不将试剂管贴身存放防止冻结,令人动容的是,居民自发送来灌满热水的玻璃瓶,用最朴素的方式为医护人员取暖。

下午:特殊人群的守护接力
14时20分,南关区疾控中心接到紧急求助:一名需要每周进行肾透析的封控区居民次日必须就医,3小时内,专属转运方案制定完成——负压救护车点对点接送,医院开辟单独透析区,医护人员实行二级防护,同一时间,长春市第六中学心理热线接到第37个咨询电话,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老师正在安抚一名因隔离产生焦虑的高三学生。

长春疫情1月24日/长春疫情1月24日最新消息

黄昏:数据背后的科技防线
17时,长春市政务云平台上,“疫情防控智慧大脑”系统正在峰值运行,这套整合了流调数据、核酸检测、物资库存的AI系统,每15分钟更新一次风险预警模型,技术负责人指着屏幕上跳动的光点介绍:“今日处理了82万条场所码数据,精准锁定27个潜在风险点位,比人工排查效率提升20倍。”

长春疫情1月24日/长春疫情1月24日最新消息

深夜:永不熄灭的灯火
22时,经开区集中隔离点仍灯火通明,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在走廊进行终末消毒,医疗垃圾专用通道传出机械运转的嗡鸣,在市疾控中心PCR实验室,检验师王丹第5次核对检测结果:“这批10混1样本需要复检,我们必须保证零误差。”窗外飘起小雪,实验室内仪器屏幕的微光映照着她护目镜下的黑眼圈。

次日零点,长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当日数据:累计核酸采样278.42万人次,追踪密接人员842人,生活物资库存充足率91.7%,这些数字背后,是6.8万名医护人员、12.4万社区工作者、3.2万名志愿者构成的抗疫长城。

1月24日的长春,没有英雄主义的宏大叙事,只有无数普通人在极寒中筑起的温暖防线,正如当天微信朋友圈刷屏的那句话:“这个冬天特别冷,但长春人的心特别热。”冰封之城用24小时的全景抗疫实践,诠释着中国北方城市特有的坚韧与担当——严寒从未冻结希望,冰雪终将让位于春天。

长春疫情1月24日/长春疫情1月24日最新消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tulive.cn/shenghuojingyan/08/4849.html

作者: admin

擅长以细腻笔触描绘现代人情感困境/以独特视角解读科技人文交叉领域
下一篇
http://xitulive.cn/zb_users/upload/editor/water/2025-08-24/68a9eee72a3d9.jpeg

福州疫情解封了吗/福州疫情封城了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