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数据更新至2023年10月25日22时,将持续追踪两地疫情发展)
当北国的秋风掠过东北平原,长春与沈阳这两座兄弟城市正携手应对一场疫情考验,根据辽宁省卫健委今日通报,沈阳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均为隔离点检出,病毒基因测序显示属于奥密克戎BA.5.2进化分支,吉林省卫健委发布数据显示,长春市昨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例,社会面清零已持续保持6天,双城疫情呈现"沈阳控点、长春清面"的差异化特征。
沈阳:精准围堵传播链 今日沈阳召开的疫情发布会透露,本轮疫情源头指向一处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目前全市已划定3个中风险区,启用隔离场所47处,值得关注的是,沈阳创新采用"核酸追阳+流调预判"双机制——在检测发现阳性样本后2小时内,预流调团队已提前介入封控潜在风险区域,较传统模式提前4-6小时完成初步管控,这种"跑在病毒前面"的策略已成功拦截3起潜在社区传播。
长春:巩固社会面清零成果 长春疫情防控指挥部今日宣布,全市第六轮区域核酸检测检出阳性数量较首轮下降99.7%,目前重点转向"防输入、防反弹",对跨境物流实行"人货场"三闭环管理,在经开区某汽车零部件企业,记者看到进口配件需经过六面消杀、48小时静置、核酸采样阴性后方可入库,这种"物防"标准已被推广至全市制造业企业。
双城协同抗疫新范式 值得注意的是,长沈两地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协同性,通过东北地区公共卫生应急协作平台,两市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流调信息实时互享,已互相推送风险人员预警27条;二是检测资源统筹调配,长春昨日向沈阳紧急调派20名核酸检测人员;三是物资保障互通有无,沈阳的防护服生产线与长春的试剂盒生产企业形成互补供应链。
民生保障特别措施 面对疫情,两地推出特色保障政策:沈阳开通"云医院"平台,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线上复诊服务,日均接诊量超3000人次;长春则启动"菜篮子"直通车工程,组织200辆配送车对接封控小区,确保生鲜食品2小时内送达,在沈阳皇姑区某封控小区,志愿者使用无人机为高层住户配送药品的画面,成为今日社交媒体上的暖心热点。
专家解读: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分析指出:"东北地区此次疫情呈现点状散发、源头清晰、链条完整的特点,预计在未来一周内能得到有效控制,长春沈阳采用的'精准切片'防控模式,既避免了过度防控对经济的影响,又实现了快速扑灭疫情的目标,为冬季疫情防控积累了重要经验。"
随着秋冬季来临,两地的发热门诊扩容工程正在加速推进,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负压病房新增200张床位,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新建的方舱实验室今日正式投用,这个夜晚,长春沈阳两地的防疫指挥中心依然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在比对最新的大数据轨迹信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双城用智慧与勇气书写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抗疫新篇章。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各地卫健委官方发布,将持续更新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