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疫情防控始终面临复杂挑战,8月15日,云南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正式发布《关于调整近期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云疫防指发〔2023〕12号),对入境管理、区域管控、疫苗接种等政策作出重要调整,新规即日起实施,标志着云南进入“精准防控、动态清零”新阶段。
边境管控升级:入境人员实行“7+3”闭环管理 针对境外输入风险,新规要求所有入境人员(含中国公民、外籍人员)严格执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集中隔离期间第1、2、3、5、7天进行核酸检测,居家监测期间非必要不外出,值得注意的是,瑞丽、腾冲、勐腊等19个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增设抗原快速检测环节,入境人员需在24小时内完成“双检双测”。
分区分类管控:取消“一刀切”限制 云南首次明确以县(市、区)为单位划分三类区域:
- 一类地区(无本土病例):人员自由流动,凭健康码绿码通行
- 二类地区(出现散发病例):暂停跨省团队旅游,公共场所限流50%
- 三类地区(中高风险区域):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特别规定边境25个县市建立“防疫缓冲区”,居民凭证出入,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民生保障创新:建立“白名单”保通保畅 针对边境地区民生需求,新规创设“跨境物资运输白名单制度”,对生活必需品、医疗物资、农业物资等运输车辆,实行“人货分离、分段运输、闭环管理”,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等地已开通10条绿色通道,日均保障2000吨物资跨境运输。
核酸检测优化:重点人群“每日一检” 新规要求跨境运输、口岸作业、冷链物流等12类高风险岗位人员实行每日1次核酸检测,普通民众按“愿检尽检”原则,全省设置常态化采样点增至3678个,提供免费混检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昆明长水机场、大理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启用20台“一秒测温+核酸查验”一体机,提升通行效率。
疫苗接种推进:老年人接种率纳入考核 将6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纳入各级政府考核指标,提出9月底前全程接种率达90%以上目标,全省增设移动接种车156辆,对山区、边境村寨开展上门接种服务,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云南全程接种率已达92.7%,老年人群接种率较上月提升16.3%。
应急响应机制:建立30分钟疫情报告制度 新规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须在30分钟内完成网络直报,2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院,全省储备方舱医院床位增至1.2万张,组建1000支流调突击队,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迅速响应。
专家解读:云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李树强表示:“新规体现三个转变:从全面防控转向重点防控,从行政管控转向科技防疫,从单一防疫转向统筹发展,特别是对边境贸易、民生保障的精细化安排,有助于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的动态平衡。”
即日起,民众可通过“云南健康码”小程序查询最新政策,边境地区还开通傣语、景颇语、藏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咨询热线,云南正在探索一条既守牢国门、又保障发展的特色防疫之路,为全国边境地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注:本文政策内容截至2023年8月15日,具体执行以各地指挥部最新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