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疫情防控最新形势
截至最新数据,重庆市部分地区仍存在零星散发病例,部分区域被划定为中高风险区,为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重庆市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重点加强人员流动管理,减少聚集性传播风险。
最新人员管控要求
重点人群分类管理
(1)高风险岗位人员(如医疗机构、冷链物流、口岸工作人员等)
- 实行“闭环管理”,工作期间不得随意出入公共场所。
- 每日1次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
(2)外地来(返)渝人员
- 所有市外来渝人员需提前通过“渝康码”或“社区报备系统”登记信息。
- 高风险地区来渝人员: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
- 中风险地区来渝人员:7天居家隔离(不符合条件的转为集中隔离)。
- 低风险地区来渝人员: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
(3)密接、次密接人员
- 密接者: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
- 次密接者:7天居家隔离(如密接者核酸检测阳性,次密接者升级为密接管理)。
公共场所管控升级
(1)重点场所(商场、超市、餐饮、娱乐场所等)
- 严格执行“测温+扫码+戴口罩”措施。
- 餐饮场所堂食人数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
- KTV、网吧、棋牌室等密闭场所暂停营业。
(2)公共交通(地铁、公交、出租车等)
- 乘客需全程佩戴口罩,并配合健康码查验。
- 出租车、网约车司机每日进行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要求调整
(1)常态化核酸检测
- 主城区居民每7天至少进行1次核酸检测。
- 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如快递、外卖、商超员工等)每2天1次核酸检测。
(2)区域核酸筛查
- 出现本土病例的区县,将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出行政策调整
(1)离渝政策
- 非必要不离渝,确需离渝的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高风险区人员原则上不得离渝。
(2)市内流动
- 中高风险区居民原则上居家,非必要不跨区流动。
- 低风险区居民尽量减少跨区出行,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企业及单位防控要求
-
企事业单位
- 鼓励弹性办公,减少人员聚集。
- 办公场所每日消毒,员工需每日健康监测。
-
学校及培训机构
- 高风险区学校暂停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授课。
- 低风险区学校实行“错峰上下学”,减少聚集。
-
建筑工地
- 实行封闭管理,工人不得随意进出。
- 新进工人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违反管控措施的处罚
-
个人违规
- 不配合核酸检测、隐瞒行程的,将依法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 拒不执行隔离规定的,将强制隔离并承担相关费用。
-
企业违规
未落实防疫要求的单位,将被责令整改,严重者可能面临停业整顿。
市民如何配合防疫?
-
主动报备行程
如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告。
-
减少聚集活动
避免参加婚宴、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
做好个人防护
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
-
关注官方信息
及时查看“重庆发布”“渝康码”等官方渠道的最新政策。
重庆市此次疫情防控人员管控的最新要求,旨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市民健康安全,希望广大市民积极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早日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根据最新政策整理,如有调整请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