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春城的桃花尚未绽放,疫情的倒春寒却再次来袭,在长春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市政府连续发布重磅通知,每一项都关乎千家万户的安危冷暖,这份深夜整理的独家解读,将带您穿透信息迷雾,掌握最关键的抗疫行动指南。
全域静态管理延长实施 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原定于3月15日结束的全域静态管理将延长至社会面清零后72小时,即日起所有居民小区继续实行"足不出单元"管控措施,每户每3天可派1人凭通行证外出采购生活物资(限时2小时),特别提醒:保供人员需持新版电子通行证方可跨区流动,旧版证件已于3月14日零时失效。
核酸检测升级"敲门行动" 自3月16日起开展第十轮全域核酸检测,首次采用"抗原筛查+核酸诊断"双检测体系,重点管控区域将逐户发放检测试剂盒,居民需按照"自查-上报-复核"流程完成自测,特别注意:若抗原检测出现阳性结果,应立即关闭户门等待专业人员上门复核,严禁自行外出检测。
民生保供体系全面升级 市政府启动"菜篮子"应急工程,设立217个临时保供点,开通45条物资配送专线,即日起推行"标准化蔬菜包"配送模式(每包含8种以上蔬菜,定价50元),独居老人、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可拨打12345热线登记优先配送需求,重要提醒:社区团购须经街道备案,严禁任何形式的中间加价。
就医绿色通道最新指南 全市划定9家"红码医院"专门接收封控区患者,启用"云诊室"线上服务平台,急危重症患者可直接拨打120说明管控情况,急救中心将调配负压救护车闭环转运,血透患者、化疗患者等需定期治疗的特殊人群,可凭医疗证明申请固定往返通行证。
离长政策重大调整 所有离长人员须同时满足三项条件: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抗原检测阴性证明+所在社区14天无阳性病例证明,铁路、机场设立专用通道,所有离长人员需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目的地接收证明不再作为必需条件。
企业复工复产新规 首批"白名单"企业涵盖汽车制造、医药生产等87家关键企业,实施"点对点闭环管理"模式,员工需完成三针疫苗接种并集中居住,企业需配备核酸检测移动方舱,中小微企业可申请"抗疫纾困贷款",最高可获得300万元贴息信贷支持。
学生网课特别安排 全市中小学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市教育局开通8个有线电视直播频道覆盖各年级课程,高三学生可申请返校封闭备考,学校将提供全员核酸检测和食宿保障,原定4月举行的体育中考延期举行,具体方案将于月底公布。
违法惩戒措施升级 明确对隐瞒行程、伪造通行证件等行为依法从严惩处,新增"疫情防控失信清单"制度,违法违规信息将纳入个人信用记录,特别警示:对核酸检测拒不配合者,将依据《传染病防治法》采取强制检测措施。
心理援助全面启动 组建200人专业心理疏导团队,开通30条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附主要热线:0431-82708365),设立线上"心理减压课堂",每天20:00通过政务直播平台开展专题辅导。
疫情信息发布机制 每日10:00、16:00举行两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重要通知将通过"长春发布"政务平台第一时间推送,开通疫情防控智能客服系统,回复关键词"防疫政策"可获取最新规定。
( 这些冰冷的规定数字背后,是无数抗疫工作者彻夜不眠的坚守,当我们在家中等待春暖花开时,请记得每个通知都浸透着这座城市守护生命的决心,遵守规定、配合防疫,让我们共同等待那个能够自由呼吸的长春之春。
(本文依据长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3月15日最新文件整理,具体执行以属地社区通知为准)